鉴于我不是搞刑侦工作的,因此,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对搞刑侦工作不专业,我只是想把我的一点想法表达给各位好心帮助胡鑫宇的友人。如果参与此案侦破的警察同志们看到我这不专业的文章,也不必见笑,对你们有用也好,无用也罢,纯属我个人想法,以表达对一个青少年的关注和关心。
一、关于胡鑫宇失联案的大概过程
胡鑫宇,男,15岁,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年级学生。2022年10月14日下午5点49分从学校宿舍离开,去教室上晚自习的路上失联,至今(11月21日)无消息。
二、关于已知的事实或证据
我所写的这些事实或证据,是根据网上大量报道的,经过分析认为是比较可靠的这部分,一些不好判别真假的信息,就不作分析了。这些可信度比较高的信息主要如下:
(一)失联时及失联前的基本事实
1、胡鑫宇,15岁,身高1.73米,体型偏瘦,铅山县致远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住校,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
2、2022年10月14日下午5点49分从学校宿舍离开,去教室上晚自习的路上,经过宿舍门口的那个篮球场,然后看见他背影消失的时间是17点49分13秒。学校离教室约100米路程,其中约10余米路程属于监控盲区。而胡鑫宇就是在这10余米路的监控盲区消失的。
3、胡鑫宇从外校考入,从9月1日开学,至10月14日失联,相距45天,期间还有中秋节、国庆节放假,星期天休息,实际在校天数约30天。
4、胡鑫宇失联时,其手机、身份证以及钱包均在宿舍,录音笔和学生证未被发现。
5、胡鑫宇所住宿舍楼层为第3层,总共5层。
6、10月14日下午5点多,胡鑫宇先是和同学回到了3楼宿舍,期间5楼楼道的监控拍到他去过一次天台。5点42分左右,胡鑫宇走出宿舍楼,但大概一分钟就返回来,回来后又去了一趟天台。
7、学校晚自习开始时间是晚上6点20分,但老师规定他们6点05分就要到教室。老师在晚自习开始后,发现胡鑫宇不在,遂去宿舍查找,未找到。当晚11点多通知家长,说胡鑫宇失联。
8、胡鑫宇希望有一支录音笔,其哥哥为他买了一支,胡鑫宇收到的时间是10月9日。当日,他与妈妈有过一次通话。
9、学校性质为私立中学,成立于1999年,管理较规范。
(二)失联后及搜寻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事实
1、学校当日进出的车辆共有13辆。
2、学校四周的围墙未发现攀爬痕迹。(可信度一般)
3、学校所有死角均进行查找,未发现线索。(可信度高)
4、学校水塘、化粪池均已抽水查找,未发现线索。(可信度高)
5、学校有一条暗沟通向外面,未发现行人留下的痕迹。(可信度较高)
6、学校监控有6台可以看见那条从宿舍到教学楼的路,仅有约10余米为盲区。但有5台都被清除掉了,没有事发当日和之前的日志,只有事发后的。还有一台14日当天出事的日志都没有。
7、搜救犬发现三处可疑点,一处在宿舍二楼,两处在学校围墙。(可信度存疑)
8、老师和学生反馈,胡鑫宇一切正常,平时无异常行为和表现。(可信度存疑)
二、目前的初步结论
胡鑫宇已离开学校,不在校园内。
三、焦点问题分析
1、失联前,胡鑫宇两次上宿舍楼天台,目的是什么?
分析:(1)致远中学高中部地处铅山县市中心,胡鑫宇所住的宿舍楼,处于学校东南角,邻学围墙,围墙外有一条道路,小车能够通行。宿舍楼顶天台上,能够看见围墙外的一切情况。(2)学校一般不允许学生在天台上凉晒物品。(3)学生即使要上天台休息、观景,一般情况下,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课间休息时间内,也不会两次上天台。因此,胡鑫宇上天台应该是一个异常的举动,有可能是想和外界联系什么,并且是不宜用手机联系,需要亲眼看见的。
2、为什么要用录音笔?
分析:胡鑫宇要求买录音笔的理由,是为了防止老师讲课漏听。我个人认为,这个理由不成立。(1)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基本没有多少自由时间学习,一般星期六都要上课,一周只休息一天。(2)尤其是私立的高中,对教学质量要求更高,课外作业更多,要想自己重听老师的讲课,基本上不现实。(3)一般情况下,老师也不允许学生使用这种辅助学习产品。因为这种辅助学习的方法,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堕性。(4)录音笔常常是一种记录各种语音信息的重要工具,具有取证的功能,也是最常用的功能。因此,胡鑫宇要求买录音笔,有可能是想记录别的什么东西,而不一定是老师的讲课。
3、学校为什么要删除监控记录?
分析:(1)监控设备有故障,自身无监控记录。但如果是只有胡鑫宇失联之后的记录,而没有之前的记录,这说不过去,有可能是人为删除了。(2)人为无意删除。在查看监控时,由于操作不当,误删除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六台监控设备的记录都被删除了,这不象是无意删除,存在故意删除的可能性。(3)人为故意删除。那到,是学校的人删除的呢?还是外人删除的?我认为,与学校无关的人,是无权删除监控记录的,查看的权限都没有。只有学校工作人员或者是关联人员,才可以删除记录。(4)删除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一是为了隐瞒真相,二是为了减少麻烦。主要是为了隐瞒真相。(5)隐瞒真相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一是如果案件与学校有关,那就真的把真相隐瞒了,是销毁证据。二是如果案件与学校无关,也不希望外界知道学生是在校内失联的,是为了保住学校的名声。因此,删除监控记录,有可能是学校领导作出的决定,而不一定是案件当事人所为。
4、胡鑫宇是怎么离开学校的?
分析:可以分为主动离开和被动离开。(1)主动离开。就是自己通过学校大门、或者围墙、或者其它通道离开学校。我认为,胡鑫宇通过大门、其它通道离开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一是有监控,二是其它通道的通过难度很大。而通过围墙离开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胡鑫宇15岁,身高1.73米,体型偏瘦,对于一个学生时代的人,这样的身体条件,翻越2米高的围墙,不是什么难事。至于没有留下痕迹,那得要看围墙上有没有青苔之类的东西,或者是围墙上不具有留下痕迹的条件,比如围墙较新、鞋未在围墙上产生滑痕等。(2)被动离开。就是被殴打、劫持、恐吓等,进入他人车辆后离开,或者,在多人的配合下,通过翻越围墙离开。如果是被动翻越围墙,留下痕迹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是乘坐他人车辆离开,是有可能的。但是,学校是一个公共场所,又是课间休息时间,学校到处都有师生活动,殴打、劫持、恐吓而无其他人知晓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的。因此,被动离开的可能性较低,主动离开的可能性较高。
四、综合分析
胡鑫宇在失联前,与外界保持着联系,可能既有手机联系,又有面对面联系,具有主动离开学校、翻越围墙的能力,具有记录证据的设备,主动失联的可能性较大。对于学校方,学生不具备让胡鑫宇被动失联的条件(无车辆,无配合翻越围墙的设备),老师或相关人员虽具备让让胡鑫宇被动失联的条件(有车辆),但不具备暴力实施的条件。因此,胡鑫宇的失联,很可能与校外人员有关联,并且,很有可能是他自己翻越围墙离开了学校。至于人是否活着,现在难下结论,待主要案件当事人确定之后,结论自然就有了。
五、重点侦察方向
1、胡鑫宇失联前的手机通话记录、微信、QQ聊天记录,近期很可能会有频繁的联系。
2、胡鑫宇的熟人,在失联前、失联后当天到过致远中学高中部校外活动的人。
3、与胡鑫宇有过结怨的人,包括初中同学、认识的人。
4、与胡鑫宇有过早恋的人。
标签: 初中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