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复习时间短、内容丰富、高标准、小学习资料,很难让90%以上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小编为你整理中国天气气候、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地理热带雨林气候、地球和地图等相关信息,现在学习。
中考地理知识点
1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温度分布特性: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高温。
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冬风。温度带(从南到北):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冷温带。
2、降水量(空间) 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
(从时间上看)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 (2)干湿地区:潮湿地区、亚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银山-贺兰山-巴彦哈拉山-冈底斯山。
4、我国气候特点:季风气候;雨和热、复杂的气候;
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夏季季风盛行,太平洋吹东南风,印度洋吹西南风,盛行的冬季西北夏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进退:迟缓,南辕北辙——“南水北旱”;快速推进,久居北方——“北水南旱”。
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梅雨(长江中下游),时间是六月初)沙尘暴,台风,洪水,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和最普遍的,西北和华北最严重。
2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耕地分布南少北多)。
① 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②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如修建水库等)。③ 节约用水,水污染防治,是最直接的、有效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例小,难利用土地占比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因此“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个、耕地分布: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平原、盆地和平缓的山丘。
乙、草的分布:主要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区、和青藏高原。
C、林地分布:主要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脉。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锑矿,衡阳长宁水口山-----铅锌矿。
5、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昌禄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
3 地理热带雨林气候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终年炎热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赤道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常年高温,全年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在南亚、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印度支那半岛最为显眼。
这种气候终年炎热,一年还可以分为旱季和雨季,风向随季节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大海,干燥多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浓度。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海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少,一年四季炎热干燥,地上有一大片沙漠。
5、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亚洲东部。
夏季炎热多雨,寒冷干燥的冬天。大致以 1 月平均气温的 0°C 等温线为界,该线以北属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西海岸的中低纬度地区,大部分分布于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的夏天,温和多雨的冬天。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温度变化大,少降水,专注于夏天。
8、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中纬度大陆的西海岸,西欧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较小。
9、自然资源:人类使用价值之地、阳光、水、矿物、森林等,是自然资源。
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可再生资源;一类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意味着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再生,或可回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指人类历史的时期,用完后无法再生产的资源。
4 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球体(先看桅杆,看到船体后;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卫星图像)
2、地球自转周期:一天(24小时),方向:从西到东。
地理现象:一个、日夜;b、创建本地时差(例如,半夜醒来观看巴西世界杯):
3、地球公转周期:一年(约365天),方向:从西到东。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革命引起的地理现象:一个、季节更替;b、昼夜长度 (a) 任何一天,赤道地区有昼夜平分点。(b) 任何地点,春秋平分昼夜。(c)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夏半球),3 月 21 日至 9 月 23 日),当你向北走时,日子会变长;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冬半,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当你向南走时,日子会变长。(D) 日光直射的地区昼长夜短(赤道除外);C、五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部寒带)。d、中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阴影长度的变化)
4、地图上的三个元素包括:方向、规模、图例和注释。
一个:有指针,指针的箭头一般都指向北方;非指向性标记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乙:(具有相同的分子,更大的分母,比例越小,图片大小相同时,规模更大,范围越小,越详细;规模较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高度:海拔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减去两个高程。
7、轮廓更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代表更平缓的坡度。
8、地形识别:峰顶(涂有黑色三角形▲)、山脊(高低)、山谷(从高到低)、鞍、悬崖(轮廓重合)、盆地
9、有5种地形类型:地形区域是由某种地形主导的区域。
清楚的:平坦的地面,低海拔,通常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500米以上,地是宽广的,陡峭的边缘;
山:海拔较高,一般500米以上,阴晴圆缺,陡坡;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平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高高在上,中低,没有海拔。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点
1.地形特征:西高,东低,阶梯式。西部的山脉、高原、基于盆地,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第一步位于西南,主要是青藏高原。
2.阶梯分割线: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和第三极台阶之间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特征:复杂多样的地形,山区面积大(占山区的33%)、高原 26%、盆地 19%、丘陵 10%、普通 12%)
4.主要地形区: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盆地、普通顺序是从大到小)
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5.山脉:东西、东北-西南方向山脉较多,南北方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
东西:天山-银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别山
东北-西南方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
南北方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
西北--东南方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彦哈拉,小兴安岭(以上为主要)
3 美国知识点总结
美国大陆有48个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的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面积超过93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四。
美国农业生产可分为可抑制棉带、玉米带、小麦带、乳制品带、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
加州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一个伟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电子产业的中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