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礼物阅读答案 结婚礼物阅读答案捷克

陪你月下长安 70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结婚礼物阅读答案 结婚礼物阅读答案捷克

【书名】伦敦小孩: E.H.谢泼德自传

【作者】[英] E. H. 谢泼德

【译者】范晓星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喜欢《小熊维尼》和《柳林风声》的读者,自然不会忘了把插图画得活灵活现的插图画家E.H.谢泼德。作为英国著名插画家,E.H.谢泼德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黑白绘画艺术的最后一位大师”。没想到这位插图家还写得一手好文字,打开这本传记就像爱丽斯掉进兔子洞一样,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末期的伦敦岁月。

《伦敦小孩》是谢泼德两部自传的合并本:上半部《记忆的画》,写的是童年时的谢泼德七岁到八岁经历的各种故事;下半部《人生的画》,从他十岁母亲病重开始,包括从小到大的求学生涯,一直写至结婚止。240余幅插图,既有他小时候的涂鸦,被爸爸精心保存起来的,也有他成年后老辣生动的勾勒。文字的插图一手包办,不用怀疑插图和文字不匹配,他提供的就是精准的、诗意盎然,把文字活脱脱再次呈现出来的魅力。

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免不了一再叹服,他怎么可以把文字写得这么好?当然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译者范晓星,毕业于外交学院英语系,有15年翻译童书的经验,文字贴合得很,一点儿都没有隔膜感。

如果从童年的成长经验推断谢泼德如何成为一个著名的插画家?答案只有两个:一个是好奇心催促他们从小去看所有的热闹,二是父母的陪伴的旅行为他们的生命维度不断打开新的空间。

谢泼德生于1869年,祖父和外祖父家就像两个不同的阵营,祖父严厉古板,育有十个子女,其中六个女儿都未曾出嫁,因为他不会让陌生男子来到家中。外祖父是著名的水彩画家,母亲自幼喜爱艺术,跟当时英国很多画家、音乐家、剧作家是好朋友,经常在家里举行聚会,直到孩子出生。父亲是建筑师,但爱好绘画,也是业余话剧演员。

他从八岁到十八岁在伦敦遇到的热闹场景,他一点儿不差都记录下来讲给读者听,维多利亚女王登位50周年纪念时他还是一名小孩子,一家人被挤得七零八落,十年后他们挑好了一家肉铺的楼上及早预订,可以看到女王因感激流下的眼泪。

学校生活对渴求外面新天地的孩子来说一般都是枯躁的,他更大的经历在看戏、走亲访友还是假期的渡假,不管是到伦敦乡下还是陌生地方,甚至出国到法国和德国旅游,从公共马车到火车到地铁再到轮船,相继出场。而他也经历了伦敦公共照明从点灯到电灯的变更和飞跃。

谢泼德兴致勃勃兴兴头头,去打量世界的时候他并不孤单,早年总是一家五口一起,爸爸妈妈姐姐哥哥和她。后来妈妈去世,哥哥早早参加工作,他仍在上学,但度假大部分时间仍是一家人相伴左右。最温暖的是四位姑姑还有大伯的支持,妈妈去世后,她的两位生前好友也成了孩子们的坚实后盾,不管是度假还是千里迢迢寄钢琴作为结婚礼物,亲友团都显示最大的诚意和暖意。

进包厢看戏的经历让他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一扭头却发现后排的爸爸手里拿着一张报纸。青少年时期对港口停泊的战舰、鱼雷艇和部队的军事演习充满了好奇,最喜欢画的是两军对垒厮杀、罗马武士驾着战车奔驰的战争场景。有机会他就会上前一步,探求他渴望的未知领地,父母带他看演出、度假和旅行的经历,后来都潜藏在他创作的那些线条老练而灵活的插图中。

最重要的是谢泼德从小就显露出绘画天赋,他有个习惯,不管走到哪里,始终随身携带着一本小巧的素描本和铅笔,寥寥几笔将看到的景象记录下来,以“照相式记忆”把成长中的一幕幕录进头脑里,他画画的很多经历都在书中细细道出。翻到24页,看到他躺在里普利的大路中间,小腿乱踢,尖声哭喊的画,简直让人笑倒了。幽默一直是谢泼德插画中非常突出的特色,包括自黑。

谢泼德画画的天赋不仅被妈妈鼓励,也被爸爸一路陪伴,从业余到专业,最后一路画到了专业学院,从线条到色彩,最后直接杀进大名鼎鼎的《笨拙》杂志,第一代首席插图师约翰.斯坦尼(《爱丽丝梦游奇境》的首位插图师),他是第三代首席插图师,也意味着进入了事业成功俱乐部。

但让谢泼德名声大震的却是童话书的插图,最著名的就是《小熊维尼》和《柳林风声》,线条画,活灵活现,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小读者。

读这本传记除了探知插画师的成长路径,也记录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家庭教育、文艺生活,以及那些已经消逝的伦敦市井风俗,是一本绝好的回忆过往伦敦生活的历史画卷。

审读:孙世建

标签: 结婚礼物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