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二模答案 深二模答案2022

逆攻 96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深二模答案 深二模答案2022

2022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

1.(3分)C

2.(3分)A

3.(3分)C

4. (4分)参考答案:①材料一从科技文化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文化补充与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②材料二重点梳理科学与人文从疏远到融合的趋势,强调要拆除二者之间的藩篱。

5. (6分)参考答案: ①将科学完美化,忽视科学“非人格化”“价值中立”的特点,将加剧其轻视生命的倾向(导致其畸形发展),造成对人类的危害。②视科学为万能,无法看到科技无法提供价值理性的局限性,将导致人类意义危机的加剧。③只关注科技自身的发展,忽略科学研究受到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可以沟通的客观事实,会阻碍科学的良性发展。(每点2分。每点的分析,既要指出其错在哪里,又要说明危害是什么)

(二)现代文阅读Ⅱ(16 分)

6.(3分)D

7.(3分)A

8.(4分)参考答案:①“沂州道上”作为两个故事的发生地,将共同战斗与久别重逢两个故事连接在一起,使情节更加连贯。②“沂州道上”也是贯穿小说的地理背景,让所有情节在这一特定空间内展开,使结构更加紧凑。

9.(6分)参考答案:①不变之处:“长脸,高颧骨,大眼睛”等外貌特征。加深读者对主人公印象,表现顾彤对主人公的念念不忘与感激之情,也增强多年后重逢故人的戏剧性。(2分)②变化之处:面容变得更憔悴,受伤的手臂情况恶化,最后被截掉。突出陈宝田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解放后深藏功名、不改革命本色、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3分)③变与不变,前后呼应,使得小说笔法更加灵动,情节更连贯,主题更深刻。(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20 分)

10.(3分)C

11.(3分)B

12.(3分)B

13.(8分)(1)而百姓有很多非议,这是因为始皇只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和大家一同享用的缘故。(2)近年以来,您逐渐违背了昔日的志向,敦朴、俭约的理念,也渐渐不能坚守到底。

14.(3分)太宗作为君主,能够赞赏臣子的“忤情”上谏;能够察纳雅言,知错能改。(2分)魏征作为臣子,担心太宗不能克终俭约,能够直言进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5.(3分)C

16.(6分)参考答案: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7.(6 分)(1)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2)可怜焦土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

示例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示例二: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

示例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示例四: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每空1 分。凡错、漏、多1 字,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1 分)

18.(3分)B

19.(3分)D

20.(5 分)参考示例:谁是对“中国式浪漫”理解最深刻的人?当然是总导演张艺谋领衔的主创团队。如果没有他们的绝妙构思,这次开幕式怎么能载入史册?(先写团队,再写构思,表达连贯,1分;反问使用恰当,2分,设问使用恰当,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9 分)

21.(3分)A

22.(6分)参考示例:①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②留出(创造)生长空间 ③森林储碳量明显减少(锐减)[每空2 分。意思答对即可]

四、写作(60 分)2

3.(60 分)(作文评分总体参照高考作文“三文评价”要求)

标签: 深二模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