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书桌
A. 寺庙∶蜡烛
B. 石像∶菩萨
C. 荷花∶庙会
D. 地图∶墙壁
答案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台灯”摆放在“书桌”上,二者属于物品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蜡烛”摆放在“寺庙”里,二者属于物品与位置的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有的“石像”是“菩萨”的样子,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同,排除;
C项:“荷花”和“庙会”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地图”挂在“墙壁”上,二者属于物品与位置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视频加载中...
备注:本文题目与答案解析均选自老杨主编的《行测10000题》系列图书,采取10题一组,每组后带解析模式,一方面,更加接近考情,方便同学刷题,并且可以针对每组进行错误总结(对应独创刷题方法∶五轮千体法);另一方面,同学们可以带着前面的问题,到后面查找,强化考点意识,并增加同学的短期记忆能力。
本套刷题教材的课程理论体系与后面的解题技巧100%匹配,只有这样的刷题才能真正帮助同学们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建立属于自己的答题体系,请同学们切记,行测刷题请始终保持理论解题技巧与刷题解题技巧统一。
在地面的课程中经常出现,理论课程是 A 教授,刷题课程是 B 或 C 教授,A、B、C 教授的理论不统一,同学们听起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道理,到最后自己解题的过程中,理论混乱,根本不能形成体系。其实那些不成体系的技巧,只是东拼西凑的“妙招”,甚至这些“妙招”只能解决专门为课程搜集的,极个别的典型例题。形成不了完整的答题体系,给你带来的最直观感觉就是,每道题看起来都会,但是做起来每道题都错。感觉自己没有不会的知识点,但是也说不出来自己到底会什么知识点。每到考前非常恐慌,考试结束之后,又提不起学习的兴致。
刷题的目的是为了强化解题技巧,然后与自己的学习背景、生活背景、工作背景相结合,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技巧。刷题的目的,绝不是用题的数量来感动自己。哪怕是只练习10道题,但可以明白每道题的原理,远比囫囵吞枣地做完1000道题强得多,学习一定要动脑、要思考、要验证。千万不要做,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努力的事情,因为最终的成绩会打你的脸,需要10000题电子版的同学可以评论区liu言【老杨真帅】,祝大家早日上岸!
标签: 台灯与蜡烛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