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 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

温瞳 971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 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连绵不断的细雨总是和“愁思”锁在一起的,如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等,让人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愁思。

但是,有一位叫蒋捷的词人,写“雨中愁思”的手法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他通过时空的跳跃,仅描绘了三幅“听雨”的画面,就将一生的悲欢离合融入在其中,这就是《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描写的就是蒋捷自己这一生的真实写照。蒋捷生于南宋年间,在宋度宗成淳十年(1274)考中了进士,然而仅仅过了五年,南宋就亡了。所以,他的这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描绘的是蒋捷少年时的情景。虽然此时南宋已经风雨飘摇,但年少的词人却不知愁为何物,喜欢放荡不羁,在红烛罗帐中寻欢作乐。抱着喜欢的人,听着夜雨的声音,在悠闲与的一种度过这春花秋月的时光。

时光流转,如梦一场,一转眼到了中年,这个时候,南宋濒临灭亡。兵荒马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蒋捷也流落至异乡,在江中的一艘客船上,听到外面的雨声,不觉黯然神伤。 在江阔云低之中,一只失群的孤雁正在哀婉鸣叫。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韶华白首,不过弹指一挥,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这是何等的萧索,何等的凄凉。他尝遍了悲欢离合,经历了江山易主,埋葬了少年欢乐,看淡了壮年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描绘的是蒋捷此刻的心情:哎!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人生尚且不能预测,国家的兴亡,又岂是我一人之力能改变的呢?算了,就让这国家任凭细雨打碎在历史长河里吧!

标签: 虞美人听雨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