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答案

冷眸 547
左侧宽880
左侧宽880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答案 浅谈物理竞赛入门

随着2019年春天教育部新的自主招生政策的颁布,除个别院校外大部分自主招生院校把自己的自主招生的“门槛”设置为省一等奖。所以今年大部分高一新生面对物理竞赛有很多犹豫,因为竞赛的考试内容难度远高于高考内容,这就意味着竞赛的学习会大量挤占平时高考内容的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的自主招生形势怎么样?做物理竞赛有什么好处?学习竞赛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同学适合做物理竞赛?物理竞赛该如何入门?物理竞赛如何进阶学习?



未来的自主招生形势怎么样?

今年教育部的自主招生严政确实让每个大学都不适应,大部分大学仓促出台了新的自主招生政策即自主招生一般情况下最多降20分和几乎所有大学的申请门槛都提高到了省一等奖。但是今年自主招生的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今年的省一等奖名额(含初三、高一、高二和高三)是8700多个,然而今年的自主招生院校放出来的招生计划是20000多,所以今年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计划是用不完的。那也就是说明年的自主招生政策要么放宽要么有类似的政策或者计划来招生竞赛特长生。所以,笔者还是对2020的自主招生政策比较乐观的。

做物理竞赛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明确一点,物理竞赛并不是很容易学习的,所以它不是高中物理差的同学补课的手段。物理竞赛不同于其它竞赛的地方在于它需要比较强的建模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发现数学和物理好的同学在高校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优异,所以国内各大知名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涵盖数学和物理。从对高考的促进方面,物理竞赛也明显优于其它学科竞赛。比如学物理竞赛的同学同时要学好物理和数学两门学科,内容和高考考试内容的相关度比较大。物理竞赛学习的数学内容要涉及到大学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就意味着你有更多高等的方法来处理高考数学难题比如不动点等,比如今年的全国卷后面三道题都是大学数学知识的改编。所以物理竞赛不管是对竞赛本身还是对高考的学习都是很有好处的。

竞赛学习过程中要面对哪些问题?

学校应该明白,下大力气搞竞赛(比如停课、专门的竞赛班)的话,培养省队才是目标,而非省一等奖。省一等奖必须在综合成绩有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在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中发挥作用。

学生和家长应该明白,目标省一等奖,需要深入学习竞赛,必须合理规划,要在合适的时间点判断自己是否能够出成绩,避免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后的陪跑。可以说,大多数同学和家长的误区有:1.缺乏理解,认为竞赛风险很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跑;2.缺乏规划,不清楚每一阶段应该做什么,该深入的没深入,该放弃的没放弃,导致陪跑或者遗憾。

什么样的同学适合物理竞赛?

简单地说不管你分数总成绩怎么样你的物理必须学得好。如果你只是初升高物理学习出现困难来学物理竞赛,那显然是错误的。当然收益最大的是那些物理有天赋的偏科同学。然后是各科都学得非常好对物理有一定的兴趣的同学,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只是通过物理竞赛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多一个保险。那么一个同学究竟适不适合学物理竞赛,我觉得这位同学们至少要在半年内学完高考物理内容并且在高考卷拿到100分以上的成绩。不然的话同学们还是老实回去高考。

物理竞赛如何入门?

本文给出了一个基本的物理竞赛体系构建规划,包括重要的时间结点,分阶段的推荐教材,适合竞赛与否的判断准则。参考这样的规划,才能够减低风险,合理选择。下面我分两个阶段来详细介绍物理竞赛的要点。

第一阶段:竞赛基本知识学习

第二阶段,竞赛体系构建

Ⅰ.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竞赛入门阶段,时间通常为初中毕业到高一前半学期。此阶段的首要目标是学习高考物理知识,初步接触竞赛基本内容。不像数学竞赛起步那么早,大部分学生的物理竞赛学习,是从初中毕业的暑假,甚至是在高一开学之后开始的。一般情况下,学校教练会迅速推进第一阶段的学习,将高考内容快速过完,尽快开始竞赛体系的建构。知识入门和初步构建竞赛体系同时进行,也是常见的情况。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初三同学,想真正搞物理竞赛,在高一开学前学习完高考物理内容,完成第一、第二阶段的分离,肯定是非常理想的。底线要求是:第一阶段不晚于高一上结束。如果时间紧张,可以做内容上的取舍。优先学习力学部分内容,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动量、简谐振动;再学习电磁学。至于热学和光学,如果来不及可以先暂时跳过。

Ⅱ.第二阶段的第一个半年

在竞赛体系建构的第一个学年,即高一上学期至高一寒假,初步的目标是构建竞赛体系。

竞赛的知识点相对于高考内容更多、更复杂,在第一阶段结束后,需要借助基础的竞赛书,完备知识点。这个阶段,比较适合初步构建体系的参考教材,是范小辉老师编写的《新编高中物理奥赛指导》。这本书以一种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构建起知识体系,对于数学的要求不高,讲解的内容相对基础,适合入门。

Ⅲ.第二阶段的第二个半年

竞赛体系构建的第二个半年,即高一下学期及暑假,需要在上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完善知识体系,提高难度。第二阶段是竞赛生之间差距的根源所在,长时间的学习规划尤为重要。在体系学习物理竞赛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忘记补充学习高等数学,因为新考纲对于高等数学方法有较高要求。在各类高等数学的教程中,单变量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必不可少,因为它里面有严谨的证明不需要老师指点也能自己看懂,方便物理竞赛生自学。有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后,需要精读程稼夫编写的《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力学篇》《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程书是每个竞赛生必刷的书,因为程书中的知识点是完备的,涉及到的较难内容,也有比较清晰的解释,很适合作为竞赛学习第二阶段的主要用书。程书的讲解例题很多,课后习题较少,竞赛生需要额外找更多的习题自行练习。《更高更妙的物理》这一册丛书,俗称高妙,可以用来作为一本习题书,这本书讲了很多巧妙解题的方法,对于训练竞赛解题思维很有帮助。

Ⅳ.第二阶段冲刺期

这个冲刺期,就是备考第一次省赛的暑假,这个阶段的复习、提升、训练非常关键。此前的学习,属于竞赛内容全面铺开、构建知识网络的部分,也是你储备知识、提高水平的发酵期,而现在的冲刺期则是验收成果的时期,直面的是物理省赛。此阶段有大段的、整体性时间,把握好这段时间,竞赛能力会有质的飞跃。这个阶段,学生首先需要将之前刷过的书进行整理总结,结合复赛考纲,率先把较难、未学懂的章节逐一攻克。同时,训练考试方法、考试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学生可以找模拟题,进行模拟训练,这对冲击省赛有很大帮助。一定用考试的心态对待这些题,不要慢慢悠悠刷题。每套题一定限时,按照标准答案批改;每次考试之后分析试卷,查漏补缺固然重要,在模拟中暴露出的考试细节问题也同样需要重视。

Ⅴ.第三阶段

高二上学期的九月二十号左右,就能第一次参加物理竞赛的复赛理论考试了,这是一次检验性质的考核,不适合再继续深入学习的同学请及时退出。而如果你的竞赛目标是保省一,冲省队、国家队甚至更远,这一次联赛必须考到省二前段,省一更好。对于有能力继续冲击省队的学生,复赛结束后的一个年份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突击周期,需要在竞赛当中继续精进,同时也兼顾高考课内学习。对于没有能力冲击省队,或是放弃冲击省队的学生来说,就需要回归高考,保障综合排名,争取博雅、领军资格。从高二开始,物理竞赛学习就进入到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解题能力的阶段。在完善知识体系方面,舒幼生《力学》、叶邦角等《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上)》是很合适的。

舒幼生《力学》是北大物理学院的普通物理用书,知识讲解严谨,不避讳使用高等数学工具,课后练习很多,适合作为难点提升的参考书。叶邦角等《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上)》属于中科大编著的一套普通物理教程,但是它的知识讲解非常细致,例如这本书电磁学,对于电磁介质的讲解非常深入,课后也有丰富多样的习题以供练习,是难得的好书。一般高二都会开始实验培训了,这个学期主要是将国家指定的物理竞赛实验教材上的那些实验全部完成。从高二开始至整个高二下学期,属于疯狂刷题的阶段。推荐丛书包括:舒幼生老师的《难题集萃》和《题选》、复旦出版的《国际物理奥赛的培训与选拔》、江四喜编写的《物理竞赛专题精编》以及湖南师范大学老师们编写的《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教程》《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金钥匙》。其中《物理竞赛解题方法漫谈》中题目按解题方法分类,着重讲解解题思路。《物理竞赛专题精编》中题目按模型分类,对物理竞赛的“模型化”思想很有帮助。

Ⅵ.第二年的省赛备考

这一次备考与之前大体相同,多做模拟,历年的各类考试题,对考试能力的提升有帮助。其中,历届复赛和决赛试题有绝对的参考意义,历届的国际赛和亚赛的试题、泛珠三角物理竞赛、《物理奥赛试题选》的试题也有训练价值。在这个阶段,学生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关注点应放在复习。复习之前看过的好书,做过的好题,可以从陈题中挖掘之前没有发现的亮点,温故而知新。

Tip:

各位同学在学习时,进度上肯定会有一些差别,有些快有些慢,有些起步更早,有些高中入学后才开始,这都需要调整心态去面对。并且各地竞赛的环境和竞争压力都有很大差异。刷书刷题,既要保质保量,还要细致透彻。在物理竞赛学习中,有“浪费题”的说法,指的是竞赛学生盲目追求见过题型的多样性,缺少应有的思考,只“看”题不“做”题,浪费了题目的价值。

最后,我希望各位竞赛生,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总之,竞赛之路并非一路平坦,希望大家在学习竞赛过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号:新学涯高中学业规划

标签: 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