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为了让孩子提前预习一下下学期课程,网上购买了几本初二下学期教材。自己也随手翻看了一下,没想到居然发现了问题。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中关于望远镜介绍的部分出现了常识性问题(姑且叫作问题不叫作错误吧)。这本2012年就经过教育部审定的教材,历经十年,不知道让多少孩子深深的认为世界上的望远镜都是由透镜组成的。
生活中的透镜
本节既然讲透镜,那么配图和文字就必须准确,然而第12页出了两处明显的问题(如上图中红线标识)。
第一处为“牛顿式望远镜”。百度百科介绍牛顿望远镜有如下叙述:
牛顿望远镜-百科截图
“ 牛顿在经过多次研制非球面的透镜都不成功后,才决定用球面反射镜作为望远镜主镜。他把2.5厘米直径的金属磨制成一个凹面反射镜,并在主镜的焦点前放了一个与主镜成45度角的反射镜,使经主镜反射后的会聚光经反射镜后以90度角反射出镜筒后到达目镜。所有的巨型望远镜大多属于反射望远镜,牛顿望远镜为反射望远镜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可见牛顿望远镜核心元件是凹面反射镜而不是透镜。
第二处为“在太空中的哈勃望远镜”。哈勃望远镜是一台飞行在太空的反射式望远镜。
采用格子结构的哈勃望远镜主镜
哈勃望远镜主镜
哈勃望远镜物镜直径2.4米,使用的是超低膨胀玻璃,为了将镜子的重量降至最低,采用蜂窝格子,只有表面和底面各一吋是厚实的玻璃,如果采用折射透镜方式,以目前掌握的技术是不可能这种制造工艺的。哈勃上肯定有透镜,但主要的核心部件不是透镜,不知道教材编者选此图的初衷是什么?
此处右侧天文望远镜配图不恰当
此页给出的望远镜图片左侧的确是使用透镜的折射望远镜,而右侧的专业天文望远镜如此大的口径(目测超过2米),已经不可能是使用透镜作为物镜的折射望远镜,而应该是采用抛物面的反射式望远镜。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叶凯士天文台就拥有着世界上最大口径的折射望远镜,口径达到40英寸(约1.02米),长度达18米。因为大口径折射望远镜的物镜制造存在很大难度,所以后续大口径的光学天文望远镜物镜都采用相对容易制造的反射镜而不是透镜。
世界最大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叶凯士望远镜
作为要面向数千万青少年读者的教材,特别是要求逻辑性严谨性高的理科教材。这样不严谨的问题,反映出从教材的编纂到审核相关环节人员的基本素养都有待提高。即便说非要出现上述图片,也要讲清楚这些望远镜的的原理,说明它们与透镜的原理的不同,而不要给孩子们在教材这么重要的读物中埋下认知的定时炸弹。
标签: 上海初中物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