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现在四年级,很快就会迎来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小初衔接,那今天吴老师与家长们一起来聊一下后面两年的学习规划,有兴趣的家长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
小学阶段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时段,一二年级为一段,三四年级为一段,五六年级为一段,各个时段,我们对于孩子们的学习规划肯定是不同的。
一二年级的孩子,心智不太成熟,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很依赖,比如写作业、检查错别字等。这个阶段,家长们主要是抓孩子写字与做作业的速度等。到了三四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分水岭,也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
特别是到了四年级,我们家长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四年级要讲学习成绩了,对不对?我就从学习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吧。1. 语文方面:培养阅读习惯,勤动笔写作。
四年级的语文课,重点逐渐由“拼音”“字词”向“文章理解”过渡。而让孩子更好适应这个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多阅读课外书。当然提到阅读,并不是非得经典名著不可,因为像《三国》《水浒》这些书,男孩子可能比较喜欢,但是女孩子就不感兴趣。所以,阅读书目还是要考虑到孩子的兴趣。
四年级的作文,也由“写几句话”向“写一篇完整的文章”过渡,这是很多孩子的难点。如果写作基础在这一段时间打不好,到了初高中仍然是个大麻烦。而训练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勤动笔写日记,关键不在于每天写多少字,而在于每天都坚持。
上周我们课后练笔“给……写一封信”,好多孩子还是写出了让父母感动落泪的书信。写信我们首先要格式正确,而且还要内容丰富,感情要真挚,要不怎么能打动人呢?
课后我也么私聊过一些家长,孩子写的内容是不是真实的,写得好的能打动老师的,基本是真实的生活素材,加上适当的细节描写,自然就能打动人了。有些孩子编了一两个小时,也没有写出什么名堂(没有内容),没有生活素材,没有真情实感,所以自然是不能过关。
所以关于写作,我想应该是目前大部分家长关注的,孩子们每周的校内作文也是抓破头皮,痛苦不堪。因为平时不阅读,不关注身边小事,不做素材的积累,不肯动笔做摘抄,更不用说每天坚持写日记了。
我随便找了班上几个娃儿的积累,每天每周都在坚持,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效果的。
当然只是机械摘抄,或是完成家长或老师的要求,并不能达到会表达写作的目的,不看书不摘抄,想写好作文也是很难的。所以这几周上课,我都是带着孩子从课本从我们的讲义中,从我们的阅读中找喜欢的句子或词语来摘抄。可还是很多孩子不肯抄呀,要他写三句他就写一句,还专挑最短的那句[偷笑]。
2. 在数学方面:四年级的数学课程,对孩子综合、概括能力的考察开始多起来。所以为了训练孩子的这些能力,一定要让孩子建立一个错题本,把作业、考试中的错题分门别类地整理起来。
如果孩子真的学习比较轻松,可以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孩子接触一些奥数知识,有利于拓宽孩子的思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奥数,贵在兴趣、平常心和坚持。如果为了比赛而一味赶鸭子上架,效果往往不好。
3. 英语方面:在趣味培养基础上,多学点单词,多读点英语绘本。三四年级学习英语不再是单纯的听、说训练了,开始加入“笔试”,比如选择题、句子写作等。所以,三四年级的孩子还是应该多读一些英文绘本,提升兴趣。不过,在读绘本的过程中要开始识记一些基本词汇了。当然好多家长已经让孩子们参加KET\PET的备考了,这也是可以的,看孩子的能力吧。
到了五六年级,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强化基础知识,保持孩子良好的学习心态。无论外界怎么变,打好基础才是根本。五年级上学期开始,语、数、外各科的难度有所加大,而且很多都是小初衔接的重难点。如果这一阶段遗留太多问题,肯定会对未来有影响。
所以一定要做好各科错题的归纳整理工作,之前一直没有错题本的,也该建立一个了。不过,把错题一字不差地抄一遍并没什么用,关键是要经常翻看,把以前出过错的题型烂熟于心。只要能保证以前错过的题型、知识点下次不再错,就已经抓住了一半的分数。
一个优秀的学霸。一定要有这三个本子:错题本、摘抄本、笔记本、缺一不可!家长们可以看一下自家娃儿,除了几个写字做题目的练习本,还有什么本呢?
我随便找几个班上宝宝的作业,大家可以看一下,好习惯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孩子认真,家长给力,习惯就慢慢有了,这个娃儿的作业从来都是那么认真。
当然该读的书还是要读,《四大名著》《上下五千年》这些书是一定要读的,而且还要反复读,常读常新,要积累的古诗文常是一定要在四五六年开始的,日积月累,为初中的语文,甚至初中大文 科打下扎实的基础。当然要参加的各种考级、比赛,也是要参加,各种证书确实能丰富孩子学习经历,但家长一定不要盲目跟风,看自家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
我个人认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因一个小初搞得鸡飞狗跳、大张旗鼓。高考都无法决定人的一生,何况区区小初?但我们不规划不努力也是不行的。
四五年级不提前规划与准备,到了六年级怎么可能有机会参加各种各样活动呢?特别是现在疫情反复,情况随时发生变化,我们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永远不变的还是要有成绩!
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制定小学后三年的学习计划。首先,制定学习计划,需要结合各年级学习特点,及自身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
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无需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家娃儿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比如:“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具体。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误地背出来等等。也就是要明确“量化”。
其次,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在安排时间时,要兼顾学习和娱乐时间。不能一味学习不调剂,这样容易引发孩子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同时学会高效利用时间,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
最后,也不能让孩子觉得计划让学习变得乏味,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小惊喜。比如孩子在规定时间完成了目标,表现良好,就可以奖励一次大餐或者出去玩,这样会让孩子的积极性倍增哦!
第二要规律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是孩子成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这一点非常重要。疲劳作战千万要不得!
第三: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要每天坚持,我的每周作业中第一条永远是每天坚持大声诵读15分钟,最后一条永远是坚持课上阅读,每天至少半小时。
阅读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孩子从阅读中首先收获的是快乐,然后才是收获知识。请不要给孩子规定太多的条条框框。
关于阅读,吴老师还想说,请家长们一定要积极参与进来,特别是我们的爸爸们。家长们一定要和孩子共同阅读,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要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和吃饭、玩游戏等一样顺理成章和寻常简单的事情。让家里经常能看到书,接触到书,家长经常捧读,孩子也会模仿。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也可以通过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慢慢培养起自主阅读的兴趣。所以不要抱怨你家孩子不爱爱书,那一定是你不爱看书!
最后还有一点要强调,那就是让孩子们写一手好字。字如其人。写字,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相信这一点很多父母都已经意识到了。写字,它又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事情,它需要日积月累地练习。需要花时间,需要坚持。
关于上面提到的三四年级写日记的问题,吴老师建议在孩子写日记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要写的事口头说一遍,然后再写下来。大人和孩子一起参与,孩子会感到非常有趣,经常帮助孩子体验成功,会增加孩子写日记的自信。没有什么比“有趣”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所以孩子的学习从来不是他/她一个人的事情,是我们全家的大事,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配合。讲到配合,家里如果还有拖后腿的“猪队友”,那一定要做好思想工作,全家的思想要高度保持一致,要不真的是鸡飞狗跳、一地鸡毛,这种感觉我是体会过的。
好了,今天吴老师就啰啰嗦嗦讲了一堆,有兴趣的家长慢慢看一下,想一想,然后再行动起来吧!
标签: 初中三年的规划表